半导体产业“扬长避短”取得积极进展

一、半导体产业“扬长补短”取得积极成效
1.从上游原材料、设备看,优势资源作用有所体现,国产化率稳步提高

面对国外设备断供风险上升,我国晶圆厂商与上游设备企业积极合作,加快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替代步伐。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数据显示,2022年我国晶圆厂商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达到35%,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。其中,去胶、清洗、热处理、刻蚀及CMP领域内的设备国产替代率较高,均超过30%。
2.从中游芯片制造看,芯片设计崭露头角,制造能力稳步增强,封测优势不断巩固
当前,本土芯片设计企业在综合实力以及细分领域方面均有所建树。在综合实力方面,2023年一季度全球芯片设计企业营收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,我国企业韦尔半导体位列第9,较2022年第三季度上升1位。在手机芯片领域中,2023年一季度我国品牌紫光展锐手机芯片出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8%,位列第4,仅次于联发科、高通及苹果。8月29日,华为mate60 pro开售,其麒麟9000S芯片及其它1万多种部件,基本都实现了国产化,这意味着我国在5G智能手机领域的“卡脖子”问题取得了突破。
3.从下游产品看,品牌竞争力逐步提高,关键零部件争相突破
2023年电子消费品TOP50中有20家中国品牌,连续2年成为品牌数量最多的国家。2023年第二季度,全球手机出货量前5位的品牌中,小米、OPPO、传音分别位列第三、四、五位,三家企业出货量合计占全球的32%。
二、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风险挑战加剧
1.美国勾结日本、荷兰上演“组合拳”,持续扩大对我技术设备“封锁”范围
2.半导体人才紧缺状况进一步加剧
3.产能外迁压力仍然存在
4.美国引爆新一轮半导体产业“补贴竞赛”
三、半导体产业发展策略建议
1.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半导体产业对话合作
2.增强自身半导体产业链黏性
3.加大半导体人才引育力度
4.优化技术攻关支持方式